北京学校志(高等学校卷)
北京工业大学篇(1991—2020)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跻身“211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9月正式进入“双一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单位。
建校60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
一、学校沿革
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0151万平方米。
196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1972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并入北工大。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工大。1993年,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2000年,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2005年,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整体划转北工大。
1993年在北工大教育改革中成立实验学院,2000年至2004年由学校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2004年7月调整为学校全资直属二级学院。2005年,北工大与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合作举办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2017年,撤销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建制,建立通州校区。
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确立“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紧紧抓住“211工程”建设和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事两个重大机遇,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从单科性大学向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通过“211工程”连续支持,北工大初步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学科体系。2001年、2006年、2012年北工大以优异成绩分别通过“九五”“十五”“211工程”三期国家验收,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跨越,跻身全国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1997年起,北工大经过多次学科结构性调整,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组合、撤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2017年9月,土木工程学科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此基础上打造“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一流学科群。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
建校60年来,北工大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16万余名学生。
二、学校各类事业发展概述(1991—2020年)
(一)院系建设
1996年,学校共有19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包括15个系、1个教学部、3个学院。即机械电子工程学系(一系)、自动化系(二系)、电子工程学系(三系)、土木工程系(四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五系)、应用物理系(六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七系)、应用数学系(八系)、金属材料与工程学系(九系)、热能工程系(十系)、管理系(十一系)(由并入北工大的原联大经济管理学院和学校原管理系合并调整设立)、建筑系(十二系)、对外经济贸易系(十四系)(由并入北工大的原联大经济管理学院和学校原管理系合并调整设立)、应用经济系(十五系)(由并入北工大的原联大经济管理学院和学校原管理系合并调整设立)、体育教学部(1990年设立,前身是体育教研室)、计算机学院(1993年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实验学院(1993年设立)、成人教育学院(1992年设立)。
1997年,学校开始陆续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和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1997年9月,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九系)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五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调整合并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截至1998年底,又并入了应用物理系(六系)薄膜材料研究室。1998年2月,原机械工程学系(一系)、机械制造基础教学部、机械厂调整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学院。1998年4月,由土木工程系(四系)、建筑学系(十二系)、热能工程学系(十系)的空调专业、勘察设计院合并,成立了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10月,由并入北工大的计算机学院和学校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六系)、计算中心合并成立新的计算机学院。1998年10月,由原管理系(十一系)、对外经济贸易系(十四系)、应用经济系(十五系)合并成立了经济与管理学院。1999年1月,在原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五系)和热能工程学系(十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00年1月,以应用物理系(六系)和应用数学系(八系)为基础,成立了应用数理学院。2000年电子工程学系(三系)与自动化系(二系)合并成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000年5月,成立激光工程研究院。2001年3月,成立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02年10月,成立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03年3月,成立外国语学院。2003年4月,成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年12月,成立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2003年,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05年4月,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2005年底,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整体划转至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6月,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2010年10月,成立国际学院。
截至2010年10月,学校共有22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包括17个学院、一个教学部和4个研究院(所):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应用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验学院、国际学院、体育教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1年3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9月,成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2013年12月,成立城市交通学院。2014年3月,成立北京古月新材料研究院。2014年4月,成立北京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院、樊恭烋荣誉学院。2014年12月,成立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2015年6月,成立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2016年1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为了主动适应国家、首都北京和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统筹和整合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新型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和拓展学科领域,学校进行了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的调整。2016年9月,组建信息学部,撤销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17年9月,组建文法学部,撤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17年9月,组建城市建设学部,撤销建筑工程学院、城市交通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17年9月,撤销实验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所属专业划转至相关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管理。2018年1月,成立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5月,将循环经济研究院整体划转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时撤销循环经济研究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20年4月,组建环境与生命学部,撤销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20年4月,组建理学部,撤销应用数理学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20年4月,组建材料与制造学部,撤销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2020年7月,为进一步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整体划转至信息学部,同时撤销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建制。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16个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包括6个学部、8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研究院。(详见附件“院系部设置一览表”)
(二)学科建设
学校通过三期“211工程”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面向学科前沿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00年,学校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2001年6月,学校“九五”“211工程” 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可行性论证,2006年6月 “211工程”二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10月,“211工程”三期建设方案正式获批复,全面开展建设。2012年,在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12所大学中,学校位列“211工程”三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28所高校之一,并获得中央专项奖励资金1360万元。经过三期 “211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学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覆盖点)6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2个。截至2020年,学校学科点的数量和层次位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拥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目前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按照“突出重点、创建一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秉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建设一流学科为标准,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国家级平台、团队建设为措施,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推手”的发展思路,构建了“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作为一流学科群作为建设内容,以土木工程学科为龙头,以环境、交通工程为核心,以先进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两翼,引领和带动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提升。学校统筹推进学科平台、人事制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基本形成了“一流工科、优势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艺术”的特色学科生态体系。在2020年9月1日和9月14日召开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审会和“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中,与会专家对学校土木工程学科及“双一流”建设整体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专家组认为,学校土木工程学科建设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举措有力、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学科建设周期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学校“双一流”建设思路清晰,坚持党建引领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完成了“双一流”建设周期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成效显著。
学校在2011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2个学科参加评估,其中土木工程在参评高校中排名第8位,百分位为11.6%;环境科学与工程在参评高校中排名第14位,百分位为17.1%。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25个学科参加评估,其中一流学科群龙头学科土木工程获评A(百分位为2%-5%),一流学科群核心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A-(百分位为5%-10%),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7个学科获评B+(百分位为10%-20%)。2019年5月,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4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开展市属高校与在京央属高校学科结对共建工作。学校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在QS发布的2020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世界排名提升至651-700位,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位,为历史最佳;在2020 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首次跻身全球500强。
(三)人才培养
1.本科生教育
1991年以来,北工大遵循“尊重选择,发挥特长”的本科生培养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经过第五次和第六次教育教学大讨论,构建了“能力驱动、纵横融通、点面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始终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育教学成果培育。2003年-2011年,15名教师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2007年-2011年,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2012年起,学校构建了学校-北京市-国家多层次教师荣誉机制,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名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6名教师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7名教师入选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7名教师获得北京市级青年教学名师。
教育教学成果方面,1993年至今,累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8项,二等奖63项。1993年,首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2008年起,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深度凝练教育教学成果,同年“‘以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材料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9年,“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5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扬长补短,强化团队,寓教于研——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体现了学校在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教学改革方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实践教学不断线”,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学校大力推进高水平校内外实践育人基地规划建设。2005年起,工程力学等4个实验中心先后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行列;2012年,Xilinx-北工大嵌入式系统工程等3个中心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2个中心获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13年,加强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融合,推进虚拟仿真项目资源建设,同年,土木工程虚拟仿真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9年,获批典型机械产品铸造成形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年,空调风系统管网设计与调试虚拟仿真互动式实验项目等2项获得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学校特色,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1991年,学校共设本科专业30个;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学校共设本科专业34个;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学校共设本科专业24个;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学校共设本科专业53个;2014年度增设4个本科专业;2015年度增设2个本科专业;2016年度增设3个本科专业;2017年度增设2个本科专业;2018年度增设1个本科专业;2019年度增设2个本科专业;2020年度增设3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已形成涵盖7大学科门类70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布局。
截至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特色专业12个、北京市品牌专业9个,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5个专业接受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1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2.研究生教育
北京工业大学自1978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经历了“起步建设”(1978年-1996年)、“规模扩张”(1997年-2010年)和“内涵发展”(2011年至今)三个主要阶段。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班团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经过四十余载的成长和发展,学科门类逐渐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1991至2020年,授予博士学位2916人,硕士学位35099人,其中,学术学位20497人,专业学位14602人。
建立研究生招生“质量双升”机制。硕士生招生规模由1990年的52人,增长到2020年的2966人;博士生招生规模由1992年的2人,增长到2020年的433人。2020年硕士生报考总人数达12358人,统考考生的考录比为4.52:1(其中全日制4.61:1),录取硕士生2966人,录取全日制硕士中一志愿考生比例达97%,较“十二五”末期增长了14个百分点,生源情况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每年博士在校生规模为1700人,硕士在校生规模为8800人。2013年起,率先在部分学科启动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改革,并于2020年底全面实行。2019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16所科研经费博士生专项招生计划试点高校。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分类遴选制度逐步发展成熟,1996年,学校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187人。2020年,学校备案博士生导师622人(含兼职博导),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1496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2470人(含企业导师1289人)。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以“立足学科、瞄准前沿、强化特色、硕博贯通、国际视野、创新模式”为原则,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统筹兼顾,优化结构,丰富实践”为原则,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将技术转移方向列入培养方案;启动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并确定“3+1+X”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2015年获批为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首批试点单位;2016年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合作增设学术规范类和专利代理类课程;2017年将11个领域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纳入信息系统管理;2018年新增研究生课程群建设项目;2019年新增在线课程建设项目;2020年重点资助课程思政和人工智能学科交融课程。
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制定《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修订《北京工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出台《北京工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自2002年起实施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依托校部(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对研究生课堂教学、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进行全过程质量督导,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规范化管理及内涵式发展。自2003年起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积极对接上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的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形成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自2013年起引入校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在校、毕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自2015年起,全面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及动态调整机制。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03年起,不断有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截至2020年,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提名14篇,北京市优博论文16篇,一级学会行业优博论文14篇(含提名)。
北京工业大学2020年学生情况
|
毕业生数(人) |
招生数(人) |
在校学生数(人) |
合计 |
6772 |
7222 |
24303 |
一、研究生 |
2590 |
3399 |
9551 |
1.全日制研究生 |
2276 |
3098 |
8612 |
1.1博士生 |
261 |
433 |
1521 |
1.2硕士生 |
2015 |
2665 |
7091 |
2.非全日制研究生 |
314 |
301 |
841 |
2.1博士生 |
0 |
0 |
0 |
2.2硕士生 |
314 |
301 |
841 |
3.在职研究生 |
0 |
0 |
98 |
3.1博士生 |
0 |
0 |
0 |
3.2硕士生 |
0 |
0 |
98 |
二、普通本专科生 |
3403 |
3407 |
13428 |
1.本科生 |
3395 |
3407 |
13416 |
2.专科生 |
8 |
0 |
12 |
三、成人教育本专科生 |
779 |
416 |
1324 |
1.本科生 |
677 |
416 |
1320 |
2.专科生 |
102 |
0 |
4 |
四、留学生 |
75 |
108 |
674 |
(四)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是学校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也是学校在1996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学校科研工作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以及为首都北京的建设和发展服务,1991年至2020年,按教育部统计口径,学校科研经费共计121.98亿元,科研项目30491项。学校牵头主持和参与的“八五”到“十三五”期间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900项;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主持和参与了超过3000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2100项(含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2项,及其他重大重点类项目116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1200项(含市教委联合基金155项)。
199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47项;53项科技奖励中有14项为牵头单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学校以第一单位发表SCIE检索论文12499篇,EI检索论文16821篇,CPCI-S(原ISTP)检索论文5443篇。截止到2020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基地63个,其中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8个,北京市及行业重点科研基地共49个。另外,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
30年来,学校共申请国内专利17462项,其中发明14592项。共授权专利9803项,其中发明7120项,申请国外专利127项,授权国外专利77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847项,获得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转化:2003年实施发明专利转让后,入股洛阳大川科技有限公司,转让费为1996万元,占股25%;2004入股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费为6000多万元,占股45%。2012年资源再生型建筑防火保温泡沫玻璃项目,专利转化2000万元;2017年机器人核心部件RV减速器成果技术转让2700万元。
作为大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人文社科自1995年9月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扶持人文社科与管理学科”起步,伴随着学校“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共有经、管、文、法、教育、艺术6个学科门类、16个学科;拥有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为2017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完成了服务北京和国家重大文化需求的多项设计任务;文法学部社会学学科自2013年起连续三届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0年起连续十年编制的《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以及经管学院研究成果要报得到了北京市主要领导的批示与肯定。
学校重视军工科研工作,于2007年分别获得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2011年、2019年分别通过GJB9001B和GJB9001C换版现场审核;2015年获得军队公用普通密码科研生产单位资质证;2014年获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二类),2018年通过“两证合一”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续审和扩项审查。国防科研经费从“十一五”期间的0.24亿元增长到“十三五”期间的1.26亿元。
30年来,学校在基础理论、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形成全方位重要进展。从原子层次率先阐明了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为材料原子层次的结构表征奠定了重要基础;发展了稀土-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新技术,首创系列稀土-难熔金属电子发射材料,为我国电真空领域高性能阴极提供重要支撑;首创SBR法污水处理、低C/N连续流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等技术,搭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平台,为首都碧水蓝天贡献力量;创新了重大基础设施抗震减震结构技术体系、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关键技术,为“鸟巢”、奥运羽毛球场馆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面向生产流程的材料环评定量评价技术的开发,实现了我国工业流程设计的跨越式发展;铝合金大型薄壁壳体焊接成套技术作为国内唯一能够独立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穿孔等离子立焊装备及工艺,为天宫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构件焊接制造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机器人核心部件RV减速器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实现大规模落地转化。
学校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月刊)和《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2005年起被《工程索引》(E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10余种检索系统作为收录刊源。2016、2018年先后入选中国高校“优秀”“百佳”科技期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2015年、2018年先后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版期刊、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当代社会研究”被评为“特色栏目”。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绩效为杠杆,全面实施以岗位聘任、绩效分配、人才评价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框架管理,深化人事体制机制改革,造就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1991年至2020年30年间,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1991年学校教职工总数305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36人;截至2020年12月底,学校教职工3183人,其中专任教师200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63人,包括正高职称426人、副高职称737人。2011年至2020年10年间,专任教师人数增加538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由48.75%提高到62.9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由55.78%提升到80.5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立校、强校之本。2004年,学校提出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目标,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创造良好和谐的选才、育才、用才的可持续发展环境。2008年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与分级聘用工作,教师岗位聘任以专业技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为重点,逐渐建立起激励和竞争机制。2011年5月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首次人才工作会,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成为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起点。2014年,学校召开第二次人才工作会,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实施计划、境内外学者短期聘任计划、人才队伍补充与支持计划、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以及教师发展与能力提升计划,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人才引育、评价、保障及激励体系。2017年成立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大力实施“1352”人才工程,落实《北京工业大学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试行)》,着力提高全职且人事关系在校的人才数量,为形成我校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提供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和环境保障。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成立校院两级师德建设委员会,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修订《北京工业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北京工业大学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北京工业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构筑内容完备、指导性强的规章制度体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学校具有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1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57人。
(六)校园基本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以朝阳区平乐园为主校区开展教学、科研工作。1991年以后经过两次征地,形成目前校园现状,主校区校园土地使用面积约64.79公顷(约971亩)。
为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北京工业大学于1992年、1996年、2004年、2009年、2013年多次对校本部进行校园整体规划及方案调整,并紧抓2008年奥运及市属高校三年建设规划契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完成校园基本建设工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校园空间品质。
1991-2019年新建建筑一览表
年份 |
竣工面积(㎡) |
竣工项目 |
1991 |
6054.26 |
1、2#学生宿舍管理用房、西区锅炉房操作室、茶炉房、木材库、垃圾站、松榆西里17楼 |
1992 |
14486 |
环化楼、松榆东里42楼 |
1993 |
11070 |
农光南路1号楼 |
1994 |
21554 |
土建楼、机械楼、实习工厂、研究生楼、修缮处库房 |
1995 |
18322.6 |
南区食堂、校医院、劳服公司小楼、京天汽修厂、修缮处小楼、西区热交换站、磨房南里27楼、磨房南里28楼 |
1996 |
16800 |
材料实验室、南区学生宿舍、南区5、6#楼 |
1997 |
20100 |
信息楼、南区泵房、南区青年公寓 |
1998 |
25000 |
经管楼、南区7、8#楼、西区住宅 |
2000 |
18700 |
筒子楼异地改造、北区运动场看台、锅炉房、西区4# 5#住宅楼、科研配套用房 |
2001 |
5082 |
1# 2# 3# 4#宿舍楼加层 |
2002 |
12300 |
逸夫图书馆 |
2003 |
63939 |
综合科学楼、大学生公寓、游泳馆、配电室 |
2004 |
5230 |
高科技能源楼、南门 |
2005 |
2824 |
土建实验楼扩建、中瑞实验楼 |
2006 |
29484 |
第三教学楼、东门、研究生楼加层、团委舞蹈教室 |
2007 |
44083 |
奥运场馆、南操场及看台 |
2008 |
93837 |
国际交流中心、生命科学及交通环能学科楼、工程训练中心、后勤交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 |
2009 |
57952 |
建筑人文外语楼、五人制足球馆 |
2013 |
79557 |
实验楼、教学科研楼 |
2014 |
74735 |
艺术设计学院、第四教学楼 |
2016 |
25833 |
学生综合服务中心 |
2019 |
40463 |
逸夫图书馆改扩建 |
(七)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
建校以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国家教育开放的步伐,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全球交流合作网络搭建、国际化区域联盟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全覆盖,完善和拓展了学校国际化工作战略布局,提升了内涵实力及国际声誉,致力于推进由“北京工业大学的国际化”向“国际化的北京工业大学”的转变。
学校与境外机构的校际合作交流始自1980年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签署合作协议,至今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85所院校、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994年与英国东伦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8年,与境外大学合建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波兰奥波莱孔子学院正式成立。2011年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设立国际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将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实现学校快速发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举措。同年,成立国际学院。2014年,学校进一步加强港澳台工作,设置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与国际交流合作处联合办公,拓展港澳台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教育对外交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深入实施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助力“双一流”建设,充分调动校院(部)两级积极性,“引进来”和“走出去”均创新高,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学校首次召开全校国际化推进大会,出台《北京工业大学关于推进国际化进程工作的若干意见》。同年,成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2016年,在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北京工业大学再次召开国际化推进大会,加速推进我校国际化发展进程。
2017年,学校与重庆交通大学和波兰奥波莱工业大学共同发起,由中波23所高校共同参与组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同年,我校入选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2018年,学校与12所北京高校携手6所香港高校成立京港大学联盟;承办“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和“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艺术节暨艺术设计大赛。2019年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匠心相通”国际学术系列会议和首届“中波班列-互联互通”青年夏令营活动。
2019年,在校生境外交流首次突破1000人次,教学科研人员因公出访达600人次,引进境外优秀人才达104人,在校国际学生达1091人。2019年开始,学校先后分别设立了驻英国、韩国、波兰及中东欧地区、欧洲、爱尔兰5个境外联络处并配备联络专员。
截至2020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级“111”引智基地3个。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2020年学校基本情况统计数据
2020年,北京工业大学校园面积96.0151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51.33万平方米。全年教育经费总投入2,959,27.7898万元。设有7个校区,设置16个院(系、部)。开设67个本科专业。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教职工3183人,其中,专任教师2002人;正高级426人、副高级737人;博士生导师525人、硕士生导师140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境外教师11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人。在校生24303人,其中,研究生9551人(博士生1521人、硕士生8030人)、普通本专科生13428人(本科生13416人、专科生12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324人(本科生1320人、专科生4人)。留学生毕业75人、招生108人、在校生674人。网址:www.bjut.edu.cn。